莫飞,男,中共党员,1992年12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,在部队中磨炼成长,服役期间获4次嘉奖,连续3年被评为“优秀士兵”。退役返乡后,于2011年任丹寨县南皋乡偿卡村文书,2021年任村支部书记,始终永葆军人本色,吃苦耐劳,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十余载,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得到的一致好评。
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和战斗力保障,他充分发挥“领头雁”作用,理清思路,明确职责,让“两委”班子各司其职、各谋其政,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,克服了散弱现象。2021年,他多方联系,积极争取到20余万元支持村活动阵地建设,有效提升村级服务能力,期间共组织召开群众会、院坝会20余次,从此党支部战斗力强了起来,村“两委”形象立了起来,群众参与充分了起来。同时,他注重人才培养,在村大学毕业生和返乡青年群众中培育了3名优秀村级后备力量。偿卡村党支部于2017、2018年度分别被省、州、县评为“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”。
产业是发展的根基,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。他按照一村一品,经过多次实地调研、走访,找准以发展蓝莓为主导产业,在2021年就收益21万元,现该产业在本村已发展5年,培养了一批技术员,且有茅台丹寨分公司收购不愁销量,发展蓝莓产业切实符合偿卡村实际。之后,他精心制定发展蓝莓产业计划,与村“两委”商讨,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偿卡村蓝莓种植面积从80亩已扩大到200亩,并且通过村合作社,向村民提供了350多个岗位,实现村民平均增收4500元。2022年蓝莓产业分红共计43240元,覆盖了184户594人。
“大伯,你家的这烂棚该拆了,这很影响您的生活环境和咱们村的整体形象呀……”这是莫飞和村民潘某良协调拆除该户的烂猪棚的对话。这已经是他第5次到该村家中开展烂棚拆除动员工作了,像这样的动员协调,他每天走访6户左右。自从偿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以来,他就把乱搭乱建的烂棚、旱厕、“蓝帽子”等影响村容寨貌形象的建筑拆除,作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点整治对象。他狠抓项目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,每天奔跑于群众与施工单位之间,积极做好各项协调工作。现已完成庭院美化30户,其中,小花园17户,小菜园13户;农村厕所改造提升16户;10户200余平方米“蓝帽子”整改。
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军旅生涯磨炼了他坚韧不拔,绝不轻言放弃的毅志。他虽然退役了,但军人的精神和品格依然烙在他身上,他不仅带领乡亲们甩掉贫困村帽子,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过上幸福生活。他说:“我曾在部队得到党和军队的教导,时时刻刻都要坚定扛起责任与担当,不丢军人的脸,我既然决定回家干事创业,就一定要把带动乡亲们致富这个目标完成,让不可能变成可能。”经过几年艰苦创业,他历经重重困难,让偿卡村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,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越变越好。